重庆史谭- 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周勇:探究来时路 共建经济圈
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

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周勇:探究来时路 共建经济圈

2021-04-22 来源: 重庆日报

2020-06-01-006-261895-1

周勇   (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周勇,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重庆通史》《重庆开埠史》《重庆抗战史》《西南抗战史》等,策划拍摄电视纪录片《大后方》《城门几丈高》《千秋红岩》《沧浪万里长》等。

编者按

巴蜀千载情,川渝一家亲。巴蜀文化,同根同源,历经数千年,互相交融、互相渗透,血脉相通、生生不息,巴蜀儿女休戚与共,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2020年伊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奏响了“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的新时代乐章。值此经济圈建设推进如火如荼之际,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成渝文化谈系列报道,通过采访多位文化名家,追溯地缘相接、人缘相连、文缘相融的两地,从古至今的交流沟通、往来故事,讲述今天的奋斗与未来的希冀,强化一盘棋思想,助力经济圈建设,敬请关注。

“历史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研究城市的历史,可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5月28日,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巴蜀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通。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渝两地史学界你来我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结出累累硕果。

巴渝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和巴蜀文化是什么关系?在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两地的历史学界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作为40年来成渝两地历史学界交流交融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周勇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同根同源

两地文化“合流”数千年

“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这是郭沫若在重庆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题写的诗句,生动地概括了成渝双城文化的渊源。

周勇表示,四川重庆山水相连,血缘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血浓于水,手足情深。“成都平原,得四川盆地之精华,沃野千里,水旱从人,温润清凉,是‘天府之国’。重庆地处盆地东边,大山大水,峡谷纵横,云遮雾罩,是为‘江山之城’。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演化出共同的文化根基——巴蜀文化。”

回溯漫漫历史长河,早在先秦时期,巴人就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巴国;蜀人则以成都为中心,建立了蜀国。此后,秦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灭“巴”“蜀”两国,设“巴郡”“蜀郡”。后来历经演变,巴与蜀逐渐“合体”。

历史的演进,推动了巴与蜀的文化融合,进而形成了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养育了今天的重庆与四川,也滋养着四川与重庆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

而移民潮则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大融合。周勇说:“重庆和四川,有相当部分的居民都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代,我家祖上就是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徙落户到四川重庆巴县惠民乡。今天川渝地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戏曲艺术乃至语言,都深受‘湖广填四川’的影响。”

巴蜀文化虽然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这个概念的提出,却只有几十年。

周勇介绍,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徐中舒、顾颉刚、卫聚贤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到四川和重庆,共同研究巴蜀地区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他们以严肃、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

作为巴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巴渝文化”概念,则提出得更晚一些。1981年,重庆市博物馆董其祥先生在《重庆地理沿革简志》中第一次提出了“巴渝文化”这一学术命题。1989年,重庆市博物馆决定以巴渝文化作为重庆文化的基本概念,并以此命名馆刊。此后,巴渝文化逐渐从历史、文博学界走入社会,沿用开来。

“巴渝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巴蜀文化共性,同时也有个性。”周勇称,重庆和四川两地的文化绝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包容。

交流与交融

两地学界合力育出史学新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渝两地史学界的交流与交融,从师承的视角看,可以追溯到我的老师的老师、史学泰斗徐中舒。”周勇说,1979年,我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承徐中舒——隗瀛涛、胡昭曦一脉。

出生于1898年的徐中舒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国学院第一批研究生,得王国维学术嫡传。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和博物馆建设。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设立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引领西南大区文博事业发展。

这个重任交给了时为四川大学一级教授的徐中舒。1951年7月初,徐中舒等人从成都抵达重庆,与在渝先行入院工作的四名干部,以筹委会秘书处名义正式办公。由于专业人员紧缺,徐中舒又从成都调集一批精兵强将来重庆共同筹建。

徐中舒主持建立了西南博物院并任第一任院长,在文物征集、科研调查、资料收集、人才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奠定了四川及重庆文物事业的基础。

周勇始终不忘徐中舒给他们的毕业赠言:“你不把基本的材料弄清楚了,就急着要论微言大义,所得的结论还是不可靠的。”

“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重庆开埠史稿》(后以《重庆开埠史》正式出版),是在川大读书时,在老师隗瀛涛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的,后来我又在隗先生的带领下开拓近代重庆城市史新领域。”周勇称。

隗瀛涛是重庆开州人,工作生活在成都,毕生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科研工作,是继徐中舒之后四川史学界的带头人、中国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成渝史学界合作的第一个重大项目《近代重庆城市史》,就是隗瀛涛促成并领衔完成的,这是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部奠基之作。

198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在做“七五”规划时,第一次把中国近代城市史纳入其中,规划研究上海、天津、武汉和重庆四座城市的近代城市史。

隗瀛涛将这一消息电话告知了当时已在重庆市委党校工作的周勇。周勇报告并请示了重庆相关领导,经反复磋商,决定这一项目由四川大学和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合作进行,课题组负责人为四川大学隗瀛涛、胡昭曦和重庆市政协周永林,隗瀛涛主持全书的编写工作,周勇任课题组学术秘书。重庆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项目顾问组,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顾问组长。此为当年的一件盛事。

研究进行了五年,1991年《近代重庆城市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的学术专著,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大空白;也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深入,特别是为重庆承担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任和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这是成渝两地史学界携手合作,培育出的一朵最璀璨的史学新花。”周勇称。

此后,成渝两地历史学者取长补短、通力配合,又结出了《辛亥革命重庆史》《重庆通史》《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学术成果。

形成文化共识

共建巴蜀文化和巴蜀文旅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周勇称,历史学就是要“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城市的来路,它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经历人文、社会、经济的变迁走到今天的,又将如何走向未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前,四川省档案馆和重庆市档案馆已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深入合作。

这些年来,周勇一直致力于和成都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推动成渝两地史学界的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在今天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继续发挥史学界的重要作用。

周勇建议,成渝两地可以巴蜀文化为基础,建立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发展的高端交流机制——成渝双城文化论坛,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共识,实现成渝双赢。

“成渝两地还可联手整理、研究‘巴县档案’。”周勇称,巴县档案为清乾隆至宣统近200年间巴县、重庆府、川东道的官方档案,共11。3万卷,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地方政权历史档案,更是今天重庆的家谱和乡愁所在,享誉海内外。该档案现存于四川省档案馆。整理、出版、研究巴县档案是四川和重庆的共同责任,重庆不能缺位。

此外,周勇还希望重庆和四川共建“大足石刻国家文化公园”,以大足为核心,以石刻为纽带,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的石刻文化资源,做出一个大文旅的文化产业区。在巴蜀文旅的融合中,向中国讲好大足石刻的故事。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向前,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一步认同巴蜀文化这个共同的文化基础,对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梳理,以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为平台,以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为支撑,共同推进巴蜀文化,建设巴蜀文旅,实现川渝共赢。”周勇称。

(重庆日报记者 兰世秋 韩毅 此文发布于重庆日报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