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抗战时期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四)苦中作乐:压力释放下的市民闲适生活①
茶馆作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自然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重庆的茶馆虽然不如成都多,但也不算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谭刚|抗战时期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四)苦中作乐:压力释放下的市民闲适生活①

2022-01-2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封面图.png


谭刚|抗战时期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四)

苦中作乐

压力释放下的市民闲适生活

抗战期间,虽然日机频繁轰炸重庆,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战争恐慌,但市民还得照常生活,他们更珍惜闲暇的生活,于是许多人抓紧利用闲暇时间或出外旅游,或品茶谈天说地,或加紧时间学习。


茶馆

茶馆作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自然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重庆的茶馆虽然不如成都多,但也不算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消闲

重庆茶馆“多散布于冷街僻巷之间,形式非常简陋,多是一间临街面的房子,排列着十来张茶桌,桌子式样很低,椅子是用帆布躺椅,到此吃茶的男女都有,大都躺在帆布椅上,悠悠然吸着烟,谈着天……十足表示其清闲态度,真是难以言语形容。”[37]

让人更叫绝的是有的茶馆居然开设在防空洞中,“在这样的茶馆里,夏天空谷来风,凉爽宜人,入冬洞居自暖,方桌靠椅,金船瓷杯,慢拂碗盖,品味毛尖香茗,再听听评书,看看谐剧,也算重庆纯朴遗风里面一道靓丽的风景。”[38]


事务

茶馆也不是一个单纯消闲的地方,“许多茶馆在早晨是同业公会的开会地方,可说是一个商场;

早晚,又有市党部利用之为民众讲堂,是变作了一所民众教育馆;

午间市民们发生了纠纷,走到茶馆里一坐,邀来了‘大哥’、‘保长’、‘队长’等,组成了一所‘法院’,用他们的‘习惯法’来了结一重公案。

还有江湖医生,刀笔师爷,星相术士,力夫头子等‘自由职业’者,也经常以茶馆作为他们的事务所。”[39]


学习

茶馆还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尤其是战争期间由于学校教室、图书馆和自修室有限,于是许多学生在茶馆学习,沙坪坝在抗战时期,除街市茶馆外,还有一种专以调节学生生活的学生茶馆,它是适应学生生活需要应运而生的。

当时在沙磁文化区各个大学位园里,均设有这种茶园。

中央大学的学生茶馆,坐落在松林坡—条通向汉渝路的公路旁边,竹席搭棚设有好几十张桌子,四周围以凉椅。

重庆大学茶园设在理学院后面的花园地带。

川教院的茶园设在图书馆旁边,小足球场的坎上。“特别在每年暑假,大学联合统一招生时,考生云集,泡上一碗茶,坐在凉席上复习功课,晚上,还可以租作住宿,过上一个通宵。一年四季,茶馆生意兴隆。”[40]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许多学生也喜欢“泡茶馆”,“同学们在茶馆里看书、聊天甚或睡觉,充分享受读书人清闲清谈的怡趣……不过也有人不要茶,要‘玻璃’———白开水,惹得那颇富幽默感的堂倌,特别讨人嫌大声吆喝几声‘玻璃’,以舒他心中的闷气。”[41]



参考文献:

[1]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第39~42页

[37]吴济生:《新都见闻录》,光明书局,1940年,第84、24、124、21~22页

[38]黄济人:《老重庆,巴山夜雨》,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87页

[39]林如斯等:《战时重庆风光》,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86、87、268页

[40]徐立阳等:《陪都星云录》,上海书店,1994年,第151页

[41]张宏生:《走进南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38页

- END -

作者 | 谭刚

编辑 | 徐云卿

审核 | 阳东霞

监制 | 姜连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