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后方特产行业发展——基于川东桐油业的考察④生产方式多元化:旧式木榨、改良榨机与冶炼机器多重生产力并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后方社会的各种有限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集中服务于对日战争,战时总动员体制给后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

抗日战争与后方特产行业发展——基于川东桐油业的考察④生产方式多元化:旧式木榨、改良榨机与冶炼机器多重生产力并存

2022-07-0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内容:提要厚植抗战经济力,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总动员的最大目标。后方特产行业—桐油业是战时重要的资源型行业,桐油为重要的外销物品,是重要外汇资源之一,倍受政府及社会重视。在战争对资源的渴求下,资源型行业桐油业的经营方式、融资方式、组织形式、产制技术、运输路线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经营方式由自在经营转变到国家垄断经营;融资方式从“战前以自有资本为主的业内融资”过渡到“战时以银行借贷为主的金融融通”;组织形式由传统字号发展到企业集团;运输路线由渝万一汉申一纽约、伦敦、蒙自一纽约、伦敦;产制技术出现了旧式木榨、改良榨机与机器冶炼多重生产方式并存。抗日战争的影响渗透到后方特产行业发展的内在肌理之中,使战争、资源、行业三者之间呈现出紧密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川东地区 桐油业 融资 活动 转型发展 业务变迁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后方社会的各种有限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集中服务于对日战争,战时总动员体制给后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一般舆论认为“经济抗战”与“军事抗战”一样重要,因为现代化的战争不仅是人力的搏斗,也是物力的竞赛。1939年5月,孔祥熙在“全国生产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盖抗战工作,所需于物力的供应,至为浩繁,而最后胜败的关键,尤视经济物质之能否长期支持。”蒋介石亦多次讲道:“现代战争为国与国间人力、物力、财力总和之决赛,其经济物质能为持久之供给者,即能得最后之胜利。”开发矿产、改良农业、发展工业、振兴商业、调整出口贸易等均是“经济总动员”的重要内容。后方特产行业,不仅满足军民日常所需,而且是易货借款的重要战略物资。比如桐油,作为干燥性植物油,刷成薄膜,坚硬平滑,干燥迅速,富于弹性、粘性,且具抵抗冷、热、潮湿、酸碱之功效,在近代工业上的用途极其广泛。“桐油在这抗战期间,真实我们中国唯一救国的宝贝,而我们所植的油桐,似乎每一株桐树,要抵过一枝〔支〕机关枪,一个桐果要抵过一个手榴弹,一粒桐籽,要抵过一颗子弹,令人不可轻视,那么我们国内桐树愈多,则抗战力量愈强,愈能持久抗战,获得最后胜利”。战时后方桐油业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学界对其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桐油贸易角度,分析川省桐油区域市场整合、运输路线变动及其影响;其二,从桐油借款角度,分析战时“易货借款”的得失问题;其三,从桐油统制角度,分析战时对外贸易及国营公司问题。显然,以上研究的重点在于市场整合、易货借款及国营问题,并非在行业自身发展问题上。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战争一资源一行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手,在肯定特产行业对厚植抗战经济力重要作用的同时,分析川东桐油业融资模式、技术手段、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战时演变情况,揭示抗日战争对后方特产行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方式多元化:旧式木榨、改良榨机与冶炼机器多重生产力并存

抗战期间,在国民政府政策引导及内迁技术、资本的支持下,抗战后方逐渐设立大规模的新式榨油厂及改良榨机技术,这与旧式木榨技术一起形成了一个生产方式多元化的发展图景。

1939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拟具“第二期战时行政计划实施具体方案”,在协助生产一节中指出“我国农产品之输出者,以丝茶桐油等为大宗,顾此项输出物品类,因资本不充实,未能大量产制,而技术不良、设备不周,更未易提高品质,减轻成本,以与国际市场相竞争。为促进输出,发展国民经济计,今后仍当一方用技术指导及资金调剂等方法,以增加生产,一方用贷款、垫款代谋运销储藏等方法,以协助商民经营”,计划调整陈丝、改良土丝、管理茶叶、开发西南茶叶、改良桐油产制、提倡麻绣工业、改良皮毛产销。在改良桐油产制方面拟协助桐农推广植桐,协助商人创设机器榨油厂,并在桐油集散地增加储藏制炼设备,均自1939年第一期起陆续办理”。1940年,财政部贸委会“曾拟有扶助生产计划,拨出630万元,协助中央与各省农业及其他有关机关,办理桐油、蚕丝、羊毛、茶叶、手工品等增产事宜”。1941年,财政部贸委会又拟定“羊毛增产经费为140万元,蚕丝增产经费为125万元,桐油增产经费为100万元,茶叶增产经费为60万元,手工艺品增产经费6万元,其他次要外销物资增产经费为18万元”。

川省旧式榨房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战时四川的旧式榨坊较为普遍,凡产桐处均有开设,多由乡人集资开办。由于程序复杂(包括选清桐籽、烤干、碾细、制饼、压搾)、耗时较久及出油较低等,旧式木榨榨房多亏累无算。如在秀山,1944年6月每榨得桐油百公斤,约可售4800元,但其所必须花费之资本则在5800元左右。另外,比较桐油与其他农作物之价格,在1936、1937年时,秀山桐油每百公斤可易米11.67公斤;1944年6月,桐油每公斤之售价仅可易米1.17公斤。又如在彭水,1938年时桐油每桶可易玉米600公斤,但现在尚不能易得120公斤,在此种情况下,农人安愿栽桐榨油?

战时,尽管桐油出口量位居全国出口总量之首位,但桐油业仍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为了避免桐油业重蹈丝业、茶业衰落的覆辙,中植厂通过设立榨炼厂、抢运桐油、开辟桐油贸易路线、改良木榨等措施,在推动桐油业发展、保证桐油贸易顺利进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植厂万县分厂办事处拟具改良四川旧式木榨方案,并函送重庆分厂征求意见,接到万县分厂的改良方案后,中植厂重庆分厂厂长刘瑚参照这一方案,拟具了较为细致的《改良四川旧式木榨草案》,具体办法共五条。首先,从放大木榨、改良烘炕、改用机器磨粉、设置滤缸、改良存贮等五个方面改良榨制设备;其次,创办模范榨房;第三,在合川、木洞、涪陵三处,分设榨房以资提倡;第四,试办榨房如有成效后积极进行推广;第五,进一步向民间推广。尽管中植厂改良木榨方案并未挽救川省桐油业日渐衰退的命运,但其所付出的努力仍是值得肯定的。1938年6月,《经济部关于战时对外贸易政策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中植厂“于各地已设榨油机或炼油设备者7处,已设营业办事处12处;并与贵州省政府及浙江省政府战时物产调整处订约办理桐油运销事宜,近又添购精炼机件以期提高桐油品级”。

另外,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桐油实验工厂,依照科学方法,实地研究改进桐油之榨制技术,在1941—1943年间取得较大成效:1.将加压部位移置榨机中间,左右两侧做成等长之上亢与下亢,排列等量籽饼,撞力均得尽量利用而毫无损耗,压榨效率增加一倍;2.设计双效式榨油机,其榨作时间较旧式榨机节省时间达4小时,同时,双效榨油机之结构,系分两面排列,容量、空间均增大,工人可在同一时间内分头工作而毫无妨碍;3.改旧式140度之榨床成水平式榨床。

在改良榨机的同时,万县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机器冶炼桐油工厂。中植厂万县分厂,厂址在万县麻柳桥;总经理为张嘉铸,厂长张昌培,雇佣工人93人;有大小油池5座,油柜6个,裂化锅56套,蒸懐锅炉4座,折光镜2具,吊油设备全套;每月约用桐油3500公斤,每日出粗油2500公斤,汽油130加仑约合492公斤。大华安达联合厂(系大华、安达组合而成),总管理处设在万县二马路中央银行三楼;董事长为刘航琛,总经理为石竹轩,雇佣技工150人、杂工80人;联合厂第一厂有大华式平压分裂锅200只,裂化灶300口,第二厂装置高压分裂炉7具,直立式3吨贮量分馏炉1具,直立式1吨量分馏炉2具,卧式2吨分溜炉1具,半吨分谐炉1具,每日约用桐油7吨;大华专炼粗油,安达专炼汽油,大约每万担粗油加入分馏炉可得1500公斤汽油,剩余柴油加人高压炉制成粗汽油后,再加四分馏炉则得60%汽油、20%煤油、10%薄柴油;第二厂日产汽油4700公斤,煤油950公斤,柴油450公斤。三北炼油厂,厂址设在万县明镜滩下游红溪沟,资本200万元,厂长为周培熙,该厂有裂化锅20口,高压机2座,小高压机2座;每月约用桐油8万公斤,生产汽油约2万公斤、柴油3万公斤。

纵观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发展历程,生产方式的多元化现象较为普遍。不过,西部地区手工行业生产方式的多元现象多出现于战时。当时,抗战后方的特产行业在东部内迁技术、资金的带动下,经历了一个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如井盐业中机器汲卤及盐业公司的出现,制糖业中真空煮糖锅、离心机、结晶槽等机器设备的使用及糖业公司的出现,与桐油业一起,绘制了后方特产行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图景。不过,三者各自的地位及作用仍需谨慎研判,桐油实验工厂的顾毓珍、简实、傅六乔等人在《桐油榨制技术改进之研究》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部植物油,犹[尤]为小型土法榨坊之出品,虽机器榨油较土法榨油为佳,但就我国一般情形,土榨油较为适合目前环境之需要:我国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原料不易集中,且运费过昂,虽机械榨油能增加产油量,但所需增益之价值,仍不足抵偿运费之耗损;小规模之土法榨坊,仍依然遍布内地各乡镇,就地生产,尚继续繁荣,盖合于经济原则及适应环境需要”。

作者:赵国壮,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