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 ·潘洵 | 论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抗战大后方”的内涵和外延(一)日本局部侵华与西北后方根据地的筹划2022-07-25 10:05
  • ·渝州讲堂开讲,周勇论述重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022-06-22 22:02
  • ·谭刚|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一)人口内迁与西南城市化2022-06-10 23:30
  • ·潘洵 | 论毛泽东对红岩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三)毛泽东思想是红岩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和源泉2022-05-31 23:49
  • ·潘洵 | 论毛泽东对红岩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二)毛泽东的直接培育与红岩精神的进一步发展2022-05-31 23:48
  • ·潘洵 | 论毛泽东对红岩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贡献(一)毛泽东的政治指导与红岩精神的初步形成2022-05-31 23:48
  • ·潘洵 | 时空视野下重庆大轰炸历史地位的思考(三)成为世界战略轰炸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链条2022-05-31 23:48
  •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2022-05-30 15:40
  •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③|东亚糖品市场激烈竞争:日本、英国、爪哇等国糖商角逐于中国市场2022-05-27 10:01
  •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②|糖品贸易格局变动:中日糖业地位的转换2022-05-27 09:56
  • ·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①|糖品种类的二元化:东亚甜菜糖业的起步与发展2022-05-27 09:52
  • ·潘洵 | 时空视野下重庆大轰炸历史地位的思考(二)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持续战略轰炸的恶例2022-03-31 15:49
  • ·潘洵 | 时空视野下重庆大轰炸历史地位的思考(一)制造了对中国城市无差别轰炸的新纪录2022-03-31 15:38
  • ·潘洵 |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人口伤亡数量再研究(三)影响重庆大轰炸人口伤亡数量统计的主要因素2022-03-31 15:13
  • ·潘洵 |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人口伤亡数量再研究(二)基于战时调查统计档案材料的重庆大轰炸人口伤亡详考2022-03-30 12:01
  • ·赵国壮|从丝业融资看抗战时期后方蚕丝业的发展(四)战时金融与后方蚕丝业发展2022-03-23 14:23
  • ·赵国壮|从丝业融资看抗战时期后方蚕丝业的发展(三)丝公司的努力与后方蚕丝业改良2022-03-23 14:14
  •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主要做法及成效④广泛参与各类平台,主动宣传展示自身主张2022-04-20 11:08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为建构邓小平理论贡献学术力量——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回忆
  • 何一民|开拓城市影像史学新领域——评《〈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 重庆文史巨著《傅德岷文集》出版

刘绍璋 | 抗战时期中国(重庆)战略物资(猪鬃、桐油等)出口支持盟军二战情况记述③

  • 吴文杰 | 三个“突出”:周恩来在重庆期间的思政工作方法
  • 周勇|在春天里遇到最好的老师
  • 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做好研究与新成果转化② | 抗战大后方研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强大学术支撑

专题 | 档案里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