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史谭-邓少琴
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
邓少琴
邓少琴(1897—1990),江津白沙镇几子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四月初八生。原名作楷,字绍勤,中年后以字之谐音改为少琴,以字行。斋室名“天风阁”。青年时曾供职于重庆强国报社、新蜀报社、重庆联合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江津中学等。
搜 索
一本首创性的川江航运信史 ———读邓少琴先生所著《近代川江航运简史》
长江上游从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长达 1045 公里的水道, 称为川江。 尽管长江上游的川江水道滩险浪恶, 但历来是巴蜀地区对外交往贸易的交通要道。几千年来, 川江给巴蜀人民带来无数鱼米之利和通达之便。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斩获文博界又一殊荣
日前,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在背景落下帷幕。
为建构邓小平理论贡献学术力量——编纂《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的回忆
何一民|开拓城市影像史学新领域——评《〈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
重庆文史巨著《傅德岷文集》出版
刘绍璋 | 抗战时期中国(重庆)战略物资(猪鬃、桐油等)出口支持盟军二战情况记述②
吴文杰 | 三个“突出”:周恩来在重庆期间的思政工作方法
周勇|在春天里遇到最好的老师
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做好研究与新成果转化② | 抗战大后方研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强大学术支撑
专题 | 档案里的今天